随着气候相关的政策在国际、国家、区域和次区域层面继续强化,未来十年太阳能替代煤炭等碳密集型能源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太阳能发电行业将迎来显著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份额将从 2020 年的 3.3% 增加到 9.0%。据Fitch Solutions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球太阳能总装机容量将从2020年底的715.9GW增加到1747.5GW。
随着全球光伏组件的需求快速增长,上游硅片价格连续上涨。6月30日晚间,全球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官网发布最新硅片价格信息。报价显示:
隆基单晶硅片P型M10165μm厚度(182/247mm)单片价格为7.30元,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6.86元。
单晶硅片P型M6160μm厚度(166/223mm)单片价格为6.08元,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5.72元。
单晶硅片P型158.75/223mm160μm厚度价格为5.88元,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5.52元。
综合来看,隆基上调幅度均超6%。
通威太阳能7月1日同样上调了电池的价格信息,报价显示:
单晶 PERC 电池/166(160μm 厚度) 单价1.24元/瓦,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1.16元/瓦。
单晶 PERC 电池/182(155μm 厚度) 单价1.26元/瓦,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1.19元/瓦。
单晶 PERC 电池/210(155μm 厚度) 单价1.23元/瓦,5月底公布的价格为1.17元/瓦。
综合来看,上调幅度同样均超6%。
此次调价硅片厂家解释主要是上游硅料价格不断上调,目前多种硅料价格均创出历史最高价格,7月1日当晚通威股份公告签订了两份多晶硅长单,合计预估总金额为1204.1亿元,以此来保障未来数年原材料供应稳定。
针对今年上游硅原料的涨价,维恩光伏网研究人员分析涨价的原因如下(观点仅供交流,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197GW,海外市场需求旺盛,提高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可以进一步扩大产品利润。
光伏行业开始大浪淘沙,垂直一体化光伏龙头将在未来主导整个行业,通过经济手段整合中游产业链。
国内地面电站二季度开始起量,叠加分布式光伏持续火热,终端需求对组件和电池出货量产生刺激,产生供不应求的现象。
通过不断上调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来引导中游企业签订长期订单,以此来稳定原材料的供应,逐步营造一个良性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以上游原材料涨价为切入点来带动整个光伏产业链的涨价潮,以此吸引更多的资源进入光伏行业。
面对上游原材料的不断涨价,中游组件厂家可能需要注意:(观点仅供交流,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引入新的资本,增加企业流动资金来稳定上游原材料的采购。
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和加快销售合同的签订来回笼资金扩大产能。
扩大全球营销团队,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且对于价格敏感度较低,资金周转快,更利于公司稳定运转。
融资并购延伸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发展成必然趋势。
并购海外公司来增加全球销售渠道。
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都开始绿色能源转型,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将会利好整个行业,企业若能及时调整运营策略跟战略布局定会在本世纪绿色能源转型浪潮中收获丰厚的回报。